“乐”迎19,盛事依旧: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元旦重磅揭幕

1847年12月31日,一场音乐会在维也纳郊外的露天舞台举行。指挥是一个卷发、肤色黝黑的人,嘴唇微向上翘,给人一种由内而外的自信。当他举起小提琴,让明快流畅的音乐缓缓流出,这支看似普通的小规模乐队也被唤醒。在即将到来的2019,这场音乐会将会是新一年的“世纪闹铃”,如此影响力,这正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魅力所在。


回到文章开篇,那位肤色黝黑,“类似摩尔人”的指挥便是老约翰·施特劳斯,而这次音乐会也一直进行到了1848年新年,载歌载舞的人们或许不会想到,这次的“跨年”活动将被延续下去,并成为世界音乐爱好者最期待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新年新声:与时俱进的音乐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维也纳新年音乐会通过广播传送到世界各地,于1959年第一次进行电视转播,不久便成了欧洲文化的盛事。从1987年开始,中央电视台连续多年直播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我国的音乐爱好者终于可以通过电视荧幕参与其中。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它每年与时俱进的亮点,就在我国朋友第一次观看音乐会的1987年,指挥帝王卡拉扬担任执棒,极具创新意识的“卡爷”让舞台上第一次出现了马术和芭蕾表演,形式更加多样。2002年是欧元启用年,在转播中可以看到一部制作钱币的短片,配乐是小约翰·施特劳斯的《无穷动》,寓意欧洲的未来兴旺;2006年,指挥家杨松斯在《电话机法兰西波尔卡》的结尾,身上的手机也应景地响了;2008年,郎朗介绍了乐曲《中国人加洛普》……然而,2019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又将有哪些亮点面世?


三首施特劳斯家族“圈外曲”

通过曲目单乐迷们一定也发现了有三首并非由施特劳斯家族所创作,分别是《肖恩菲尔德进行曲》、《小精灵的舞蹈》和《圆舞曲-幕间音乐》。据说在奥地利,《肖恩菲尔德进行曲》的名气仅次于《拉德茨基进行曲》,它的诞生过程很有趣:肖恩菲尔德男爵曾邀请齐莱尔为自己作一首曲,然而等待许久都没收到成品,男爵于是亲自询问,基本忘了这件事的齐莱尔回过神后当即在钢琴旁谱好了大纲,可以说这首乐曲几乎是他的即兴创作。


黄金乐龄,“大熊”执棒

克里斯蒂安·蒂勒曼在当今世界古典音乐界备受推崇,被公认为是诠释德奥作品的权威之一,他尤其擅长演绎瓦格纳和理查·施特劳斯的作品。对于中国的古典乐迷来说蒂勒曼并不陌生,近些年他曾经多次来到中国演出,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音乐厅,都曾经响起过他指挥棒下纯正的“德意志之声”。因为身材高大,大家亲切地称呼蒂勒曼“大熊”。


20181228xinnian_01.jpeg


2019年,蒂勒曼将年满60岁,这是公认的指挥家的黄金年龄。巧合的是,2019年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通过电视转播的第60个年头,于是有乐迷笑称,大概这也是蒂勒曼能够执棒此次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一个重要原因。


视觉期待,源自传统之新

据悉,2019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导演仍将由 Henning Kasten 担任,舞蹈片段由编舞家 Andrey Kaydanovskiy负责,而服装设计将首次由来自奥地利的年轻设计师Arthur Arbesser设计。Andrey Kaydanovskiy作为一个富有创新意识的编舞家,一再强调2019年而不是1867年,希望今年的音乐会上,我们能看到他“基于传统”的“新的亮点”。


20181228xinnian_02.jpeg


20181228xinnian_03.jpeg20181228xinnian_05.jpeg







设计师Arthur Arbesser被认为是一位杰出的天才,对人物角色有着独到的理解,让今年的演员服装备受期待,同时他还将城堡的风格与之结合,让服饰的设计色彩和表现性都更加强烈。今年的芭蕾舞场景取景地有两处:约翰·施特劳斯《艺术家生活圆舞曲,作品第316号》将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摄制,约翰·施特劳斯《查尔达什舞曲》将在下奥地利州的格拉芬内格城堡拍摄,中场短片为“Wiener Staatsoper 1869 – 2019”,用以庆祝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建立150周年。


20181228xinnian_04.jpeg


20181228xinnian_05.jpeg


从音乐之都走向世界各地,从19世纪迈向下个未来,不变的是对艺术的精雕细琢,让每年的亮相都是文明的见证;不变的是对新一年的期盼,让每次相聚都承载着美满与感恩。北京时间2019年1月1日18:00,央视音乐频道将为全国朋友献上独家转播,迈斯特国际作为协助单位也将一如既往地为此次转播提供支持。新年倒计时,音乐正当时,快来揭开你的2019吧!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