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开幕,美育工作再获支持

1年半的精心筹备,10场声乐、器乐、舞蹈、戏剧、朗诵等众多艺术门类,53个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展示和学生优秀艺术作品展览,31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547所学校的万余名师生的协力参与,2019年4月15日至20日,全国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在教育部和苏州市人民政府的主办下盛大展开。


作为国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学生美育实践平台,它将以“阳光下成长”为主题,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使命,为各地推进学校美育工作、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提供重要引导。


20190417zhanyan_01.jpeg

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钟登华


20190417zhanyan_01.jpeg

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周乃翔


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钟登华,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周乃翔分别致辞,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主持开幕式,江苏省副省长王江,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亚平,苏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振一等也莅临开幕式现场。


艺术普及,重点加强,面向人人的全国艺术氛围

开幕式首次增加场外嘉年华节目表演,近2000名学生通过合唱、舞蹈、啦啦操等形式,诠释“面向人人”的美育理念,充分展示广大中小学生的个性才华和精神风貌,呈现出“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艺术之美”的良好氛围。


20190417zhanyan_06.jpeg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表示,本届展演活动关注教育公平,按照哺育性、公平性、群体性的要求,在活动项目和内容的设计上不断创新:一是进一步强化三阶段模式辐射推进的成效,不断扩大学校和学生的参与面和普及面,全国中小学生参与面达到了80%。二是进一步完善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项目,重点关注农村和贫困地区学校学生,以全国近百个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为单位,以全国千余所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为主体,推荐报送了233个艺术实践工作坊,为广大农村地区中小学生搭建展示交流平台。三是回应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小学师生的呼声,首次将小学生纳入全国现场展演活动范围,充分发挥展演活动的育人功能,努力让每个学生成为展演活动的受益者。


20190417zhanyan_03.jpeg


20190417zhanyan_04.jpeg


植根传统,彰显特色,推动多元艺术与多位教育

据悉,本届展演活动在项目设置方面,坚持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土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艺术表演类声乐节目中要求至少演唱一首中国作品,在艺术作品类中列入了书法、篆刻等传统文化艺术项目,在艺术表演类舞蹈、戏剧节目中列入了民族民间音乐歌舞和戏曲等项目。此次活动期间,各地团队还将前往苏州市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遗产、自然人文景观、传统民族工艺、文博场馆、科普体验馆等地参观体验,感受苏州文化,体验苏州特色。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