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欧洲中国艺术节于2月1日开幕,来自中欧各国优秀艺术团队已率先于维也纳完成集结。在维也纳市政厅举办的专场音乐会为艺术节拉开序幕,音乐会由均来自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的两大合唱团主力上演,“招牌团”金帆合唱团,以及“梯队团”童声合唱团,呈现一场东方与西方文化深度交融的艺术盛宴,对音乐的细腻表现,于演唱过程中突出表演元素,精彩的演绎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热烈掌声。维也纳斯波尔校园合唱团、公立音乐学校-国家街道、维也纳巴赫音乐学校童声合唱团作为特邀演出团体带来助兴演出,美妙的音符,展现民族风采;经典的旋律,让中欧友谊之花竞相绽放!

维也纳市政厅是维也纳新哥特风格中最具意义的非教堂式建筑,是维也纳必去地点之一。然而,更让人惊讶的是它的内部设计,与一般严肃的市政府不同,这里到处充满文艺气息,宽大的阶梯与豪华大厅,其富丽堂皇程度直逼皇宫!作为市政府部门办公地,平时对外办公,指定时间可入内参观,可即便如此,也不见得人们能有机会“渗透每一个办公厅”。此次为支持欧洲中国艺术节的举办,一般不对外开放的维也纳市领导会议厅也破例改装成音乐厅。
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金帆合唱团是北京市第一支高中混声合唱团,多次参加国家、市、区级比赛并获奖,每年参加北京市的各类演出,并多次代表北京参加全国演出,甚至还曾代表中国参加国际交流访问。音乐会开篇即由金帆合唱团带来Linda Spevacek庆典音乐作品《荣耀》,也是欧洲观众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因此也成就了“开场即高潮”的场面。作品以和声式呈现,全曲高潮迭起,既饱含辉煌灿烂, 也洋溢温馨柔和宁静之感。
合唱团化身千年悠长岁月的“摆渡人”,千年前,词人欢饮达旦时吟唱出了遗世独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道尽千载离人心愿;千年后,在另一个国度的人们用《欢乐的喜悦》在舞蹈欢歌中表达感恩之情。承载闽南人千年情怀的《红龟粿》是来自台湾民间故事,演唱过程与表演结合,由方言唱出,充满台湾风情。

青春与歌声始终交织在交大附中,一届又一届的金帆团员传递着青春的活力与风采,展现着音乐的灵动与魅力。一如悠扬的歌声,历史悠久的高中金帆合唱团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艺术人才,为了让初中部学生也能接受艺术熏陶,体验音乐的魅力,早在2005年交大附中又在初中部组建了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童声合唱团,成为接力学校合唱特色教育的主力军,欢畅、透明、童话感十足,是童声合唱团的独有特质。以声绘色、绘景,合唱团在此次音乐会中可谓出彩上演。绘色,《乘着那歌声的翅膀》满溢月牙白的梦幻色彩, 李叔同作品《送别》淡墨轻彩;绘景,《春来临》尽享大地回春之目迷五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展开一派天工织就的千里碧波,《这是五月节》定格欧洲传统民间节日。
“我不懂中文,但因为相通的艺术表达,我特别想去中国看看,谢谢台上来自中国的年轻人们。”——专场音乐会观众留言

公立音乐学校-国家街道、维也纳巴赫音乐学校童声合唱团、维也纳斯波尔校园合唱团的助兴演出则为观众仔细勾勒出西方经典作品的精美旋律。电影插曲《风筝》(出自法国影片《放牛班春天》)和《雪绒花》(出自美国影片《音乐之声》)引观众徜徉在光影之中;来自维也纳式的音色,温柔且芳醇,舒伯特《水上吟》和《快乐的祈祷》抚慰心灵。